新闻公告

培训动态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公告 > 培训动态
读特:“听懂的扣1,不懂的扣0”……哈工大(深圳)网课上出新高度
2022年03月31日 21:23:52 作者: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企业培训中心 点击:

“还有没有不懂的同学?听懂的扣1,不懂的扣0”,看到满屏的“1”,王世璇放下心来。这火爆的场面不是当红的直播间卖货场景,而是哈工大(深圳)一堂普通的网课课堂。王世璇,是哈工大(深圳)经管学院的一名年轻老师,经过两年的摸索,线上教学已颇具心得。

哈工大(深圳)在2月23日启动2022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。线上教学开展4周以来,已有339位教师开出本研课程631门次,占春季学期开课总门次的70%,线上教学运行平稳顺畅,相较于2020年春季呈现“组织强、办法新、提升快”的特点。

献出“拿手戏”:让学生走心走脑不走神

有了两年前的“主播”经验,哈工大(深圳)的教师们上网课更加游刃有余,各个网课平台使用很“溜”,线上互动“弹幕”不断,“云鼓掌”“云点赞”溢满主播间,师生线上互动更是成为了提高课程效率和质量水平的一个“利器”。

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授课,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,内核却万变不离其宗——“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”。为了这个初心,哈工大(深圳)的教师们各显神通。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“老兵带新兵”的方式,让“资深主播”李君一老师做优秀经验分享,“主播”们相互学习,探索线上教学好方法;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每日将学生、督导专家、学院领导三方的听课意见形成《每日反馈简表》,在改进网课质量上不遗余力;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首次上网课的老师提供模拟课堂,确保“主播”们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才正式“上岗”。

“哈工大的高规格、严要求,不仅要求学生,也要求老师不断自我提升。”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陈曦老师说,从2月4日至3月4日,她以“学生”的身份在线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剑桥大学全英文教学法培训,将学习到的在线教学新方法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,反响不错。

经济管理学院王世璇老师不仅能熟练地运用“主播”语言,还有意识地通过“线上投票”的方式增加师生互动频率。“通过投票的方式让同学们做一些课堂习题,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,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,这种方式在线下教学中也可运用。”“主播”经验为王世璇老师线下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。

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刘彤宙老师在《环境流体力学》网课上,邀请同学当他的“课程搭档”,在“开麦”互动、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,通过学生反馈更好地调整课程进度。

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董广忠老师是小白“主播”。初次当“主播”,他非常重视与学生互动、收集学生反馈,每次《自动控制实践B》上课前半小时,都会提前“开麦”与学生聊聊近况,“走近学生,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心里。”

为了提高学生上网课的注意力,不少学院“投其所好”,用小妙招“征服”学生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宋伟很喜欢“主播”们播放的音乐。“学院贴心地收集学生喜欢听的歌曲形成歌单,供任课教师课前播放,听到喜欢的音乐,让我感觉跟老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了,上网课也更有劲了。”

理学院多位基础大课教师的网课板书,让同学叹为观止。“严质彬老师用白板板书讲解,‘复现’教室黑板效果;杨国俅老师的高数课都不敢眨眼,满屏板书让人不敢松懈。”同学们在网课反馈问卷中提到。

老师们化身“网课达人”,离不开背后的辛勤付出。根据143份教师有效问卷反馈,54.5%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投入相较于线下教学增加40%左右,75.5%的教师对自己的在线教学效果表示满意,自己在“向学生主动发送上课提醒”“丰富与学生的交互式手段”“提前发送PPT等预习资料”等方面改进大。

硬核“软植入”:“课程思政”再添新技能

适应了网课的节奏后,教师们开始游刃有余。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,也将“课程思政”如春雨般“润物无声”地融合进了线上教学中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席伟健老师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,他经常细心地观察同学们的关注点。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,新冠肺炎疫情又来势汹汹,虽与同学们“云端”见面,席伟健却敏锐地察觉到同学们的所思所想。在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课程上,他结合当下背景,“掰开揉碎”地讲解在当今世界格局中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,让同学们实打实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。“生活在中国,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强的依靠,背靠祖国,我充满自豪!”课后同学们大呼过瘾,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

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袁群惠老师在《无机化学III》课上,会引入前沿科技成果,培育学生科研报国的精神。“结合课程知识点,我会拓展课程内容,既引入在顶尖学术杂志《Science》上的最新研究进展,又引入燃料电池、新能源技术等与时代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。”这样安排课程,一来可以引起学生兴趣,更重要的是激励同学们学好本领,打好基础,未来更好地投身到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地方去。

建筑学院《开放式研究型建筑设计》网课上,宋科等任课老师把麦克风交给同学们,让同学们分组担任“主播”,为深圳市罗湖区湖贝村提出旧改方案。为了当好“主播”,准备好汇报方案,同学们深入了解罗湖区湖贝村的历史、深圳的历史甚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历史。建筑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瑞灵说,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,更是了解和感受深圳这座城市、深刻领悟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过程。“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,是意义深远的战略布局,也是祖国走向繁荣的具体表现。”她说。对刘瑞灵和她的小伙伴来说,这堂课无疑也是一堂生动的“思政课”。

“飞船在太空中把数据传回,与地面进行通信,长距离的通信需要小信号放大器。”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陈梓浩老师在讲授《通信电子线路》课上,在讲到小信号放大器的时候,适时引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话题,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。她说,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,对我国航天事业具有极大的意义,作为从事通信领域研究的教育工作者,深感振奋。“这是我们国家的大事,是牵动亿万中国人人心的好事,同学们也很感兴趣,”陈梓浩说,“我想让同学们知道,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,将成为未来为祖国做贡献的基石。”